中国首部8K HDR电影拍摄花絮9(甘南杀青)

  甘南大地,美景数不胜数。剧组在短暂的十几天内,很难将所有的美景都收集起来,很多时候导演和剧组成员需要根据初步堪景人员提供的信息,结合拍摄需求做出取舍。此外,初步堪景人员在拍摄前期就为影片提供了许多美不胜收的素材,达古冰川就是一例。 达古冰川位于中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是初步堪景所到之地。那里是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冰川;是离中城市最近的冰川,是冰川区域内迄今为止所见景色最美丽多姿的冰川。达古冰川古雪山山顶终年积雪,气势磅磗,山峰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灿灿,十分壮观。 说回剧组的拍摄行程。 2018年7月29日,国际摄制组为最后的拍摄而努力。这天,他们途经了久治县和玛曲县,拍摄了最后的几个镜头,顺利杀青。 值得一提的是,久治县和玛曲县之间有一片著名的湿地——贡赛尔喀木道。那里因水泻不畅而形成很多汊河和沼泽,使这片广袤的草原水草丰茂、牛羊肥壮。天然自成的优质草地,是一片原生态的、苍凉而壮丽的草原。 相传,流放的格萨尔母子经过艰苦努力,使这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建立了通商的城堡,完善了一系列公共设施,赢得了广大牧民群众的依赖和认可,通过赛马一举称王,从而拉开了世界上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序幕,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成为史诗中璀璨的明珠。同时该处又是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诸多人物活动的场所,至今有晁同、以及被岭国砍杀的许多霍尔国侵略者的头颅堆积起来的山包——“霍尔果日”等地名传说。 国内独立组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车程,于7月30日去到了甘南之旅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他们的首站——合作市。他们拜访了“老朋友”,并在下午六点多完成了最后一个镜头。“大家辛苦了!甘南杀青!”导演话音刚落,剧组人员都欢呼了起来。 两组人员于30号晚回到兰州。经历十几天甘南的风吹暴晒,他们仿佛都换了”新的面孔”,有人开玩笑说:“回到家怕是要被人说去了趟非洲了”。尽管倦意都写在了每个人的身躯上,但他们却总是透露出愉悦的神情。“经历百千风霜,不留一点遗憾”。剧组中有人在朋友圈这样写道。次日31号,他们登上了返回深圳的客机,《十八天》即将进入后期制作阶段,甘南拍摄之旅到此落下帷幕。   全文 »

中国首部8K HDR电影拍摄花絮8(莲宝叶则)

  红原县过后,两组的拍摄已接近尾声,但眼前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需要拍摄——莲宝叶则。那里是整个拍摄行程中海拔最高的地方,境内最高海拔5141米,山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越高,消耗的体力越大,身子稍弱的人,每走几分钟就得停顿休息好一会,极易出现头疼,疲倦,呼吸困难等高原反映。尽管如此,却也是剧组最为期待的地方,只因风景区境内处处似画,湖光山色,尤为壮观。 旅行达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地名很熟悉,它与青海业已闭园的“年宝玉则“风景区发音相似。其实,这两个地方本同属一片区域,而莲宝叶则属于四川省境内。莲宝叶则是藏区著名的神山,位居藏区十大神山的第八位,安多地区众神山之首,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巴颜额拉山南段支脉,位于四川省的阿坝县和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之间,总面积约800余平方公里。 "莲宝叶则"的汉语意思为尊严的玉石之峰,民间通常称为石头城堡或石头山。莲宝叶则是雄伟的奇峰异石的世界和艺术圣殿,这里山势雄奇峻伟,充满阳刚之气;山体规模宏大,绵延不绝;湖泊星罗棋布,银瀑飞悬。一路上能看到众多大大小小的玛尼堆。玛尼堆,藏语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也被称为“神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 《莲宝叶则神山志》记载,莲宝叶则地区是格萨尔王征战的古战场,至今还传扬着许多格萨尔王故事。莲宝叶则既是一个充满幻想、变幻莫测的奇峰异石世界,更是让人充满无限遐想的大自然杰作。这里聚集着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的大寺,格尔登寺、郎依寺、赛格寺、德格寺、各莫寺、尼姑庙等,殿塔林立,僧人众多;原始古朴的安多藏寨古建筑群,风情独具,哇尔玛藏寨、麦坤藏寨、各莫藏寨、神座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 其中,“扎尕措”就是阿坝县境内4个著名湖泊中海拔最高的湖泊(4600米),是四个湖泊中最为特色的。国内摄制组扛着设备,气喘吁吁地往“扎尕措”的栈道上爬行,到达之后无一例外都发出赞叹之声。这里既有莲宝叶则刚毅雄浑、肃穆悲壮的一面,又包含了女性般的圆润细腻与阴柔。 拍摄完毕后,天色渐暗,此时国内摄制组有部分成员已经产生高原反应,特别是花絮摄影师,“头疼的厉害”。他说。熊导和副导CJ为了成员的安全,放缓了脚步,照顾同行中出现不适的同伴。由于走得慢,很快便入了夜,他们用手机打着灯,一步步往返程的方向走着。直到快接近目的地时,他们却在狭窄的栈道上遇到了已经回到大巴的剧组人员。“担心死我们了!”没有信号,已回到大巴的人没办法联系到熊导他们,只能结伴一起去找。而真正令他们担心的,是听说夜晚的莲宝叶则,会有狼群出没。听到这里,花絮摄影师打了个冷颤,却又感到异常温暖。“剧组就像一家人,缺了谁都不行。”CJ最后说道。   全文 »

中国首部8K HDR电影拍摄花絮7(红原县站二)

国内独立组和国际摄制组先后抵达了川北地区最大的藏传宁玛派佛教寺院——麦洼寺。 宁玛派(红教)是藏传佛教四大传承之一,相对于以后的其他三大传承(白教-噶举派, 花教-萨迦派, 黄教-格鲁派),它是旧派。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宁玛一词的意思为"古"或"旧",宁玛派即古派或旧宗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教派。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在各派中历史最久,形成于公元11世纪。"宁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和"旧"。所谓古,是说它的教理是从公元8世纪时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谓旧,是说它的一些教义教规是以古时候吐蕃的旧密咒为主。 公元 1646年,万象大慈法轮林(寺院)始建于四川甘孜州,名为麦儒寺,始建大师密宗宁玛喇嘛。1938年移建至麦洼(今红原县麦洼乡),即命名万象大慈法轮寺。历经15年之久,耗资400多万银元,始建成一座宏伟壮观的大雄宝殿。其建筑面积为5400多平方米,高达20米。有柱头200根,其中10米长的有18根,大殿内装饰精美,木雕纹饰,壁画彩图,千姿百态,各具风格。大殿内有三层楼高大慈等菩萨像五尊,均全身镀金。还有用金银、铜做成的大大小小的菩萨数尊,塔子几千个,此外还有许多独特的各种法具,藏有一千多年流传下来的大小五明学系科的书籍2万多册。其时有僧侣2000人。它以建筑风格宏伟、壮观、装饰精美、藏书藏宝丰富著称,为全国第一大宁玛大殿而闻名佛教界,但毁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 1979年,麦洼寺恢复帐篷寺院并由谢拉甲木参主寺。1982年10月十世班禅大师认定寺庙选址在阿木卡口,并亲自批示:“为了继承和弘扬佛法,请将万象大慈法轮林,恢复重建在阿木柯”。1983年,由国家拨款、群众捐资助工开始修建今天我们看到的麦洼寺。1990年新的大殿基本完工,并逐步建成五明佛学院和修行院各一所,成为川西北最大的宁玛派寺院。 事实上,直到今天麦洼寺还在修缮当中,剧组拍摄时还有喇嘛搬运着建筑木材,而剧组里的工作人员也给喇嘛们帮了把手。让剧组的人意外和感恩的是,麦洼寺的主殿一般不对外开放,但当喇嘛们得知我们拍摄的目的后,特意为我们揭开了锁,让我们进主殿拍摄,并且给予我们极高的礼遇。国内独立组在采集僧人声音的时候,喇嘛们也极为配合。剧组的配乐师还意外地得到了寺内一位活佛赠送的苹果,她说:“这真是剧组和他们之间的一种缘分。” 从寺庙出来,有一条唯美的小道,国内独立组在此堪景拍摄,并决定在入夜前,太阳刚下山的那短暂时段开拍,以此表达一种特别的情绪。拍摄过程十分顺利,但时间转瞬即逝,剧组希望尝试更多的可能性。为了更完美的镜头,他们决定第二天返回原地继续拍摄。 7月27日,国内独立组任务繁重,不仅要在日落前回到昨日麦洼寺出来的小路拍摄,还要完成藏民家和一场夜戏的拍摄。更令人紧张的是,剧组被告知必须要在子夜前去往下一站。其原因是途经的路段路况很差,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当地的政策不允许大巴在凌晨时分进入该路段。为了保证拍摄质量,剧组最终决定让大巴司机先行,剧组人员另租小车。夜戏拍摄完毕,子时已过,饭店都已歇业。剧组人员饥肠辘辘,便在拍摄场地吃起了泡面,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泡面了。” 全文 »

中国首部8K HDR电影拍摄花絮6(红原站一)

  26日,两组摄制人员抵达红原县,而在此前,他们都刚经历了短暂而美妙的时刻。国际独立组在昨日追逐了黄河九曲第一弯的黄昏和晚霞,亲身见证了中国母亲河的绚丽美景。国内独立组则在26日这天,黎明前出发,同样去到了九曲附近,用镜头去捕捉生机勃勃的日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始发于青海巴颜卡拉山(海拔4500米),自西向东,迂回曲折,之后又与白河汇合,形成了壮美的九曲黄河第一大转弯,如"S"型,在四川边上轻轻抚了一下又转身飘回青海,故此地称九曲黄河第一湾。 在中原地区奔腾汹涌的黄河在这里还是一条温婉平静的河流,水流清澈缓慢,从茫茫草原中穿过,牛羊在河边悠闲的漫步,这里也是黄河九十九道弯中最美的一弯,亦是黄河在四川唯一的一段。 索格藏寺后有一个九曲第一湾观景台,是观赏第一湾晚霞的最好位置。每走一步,都会明显感到心脏的负担又加重了一点。海拔每提升一米,视线就变化一次。登上山顶,就可以看到九曲黄河第一弯的最美景色。 拍完九曲的国际组,第二天来到了距离黄河第一弯60公里的瓦切经幡林(亦称瓦切林塔),位于四川省红原县瓦切乡。红原县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雪山草地,因此被称为红原。这片土地内草原辽阔,水草丰茂,矿藏、森林极为丰富。     县内的瓦切林塔,此地是一丁字路口,而瓦切在藏语意为“帐篷”,其意是大。据说,十世班禅大师曾两次到瓦切草原讲经,班禅大师圆寂后,当地牧民为纪念大师,在草原上建起了108塔,又搭起了三十多亩的经幡林,号称川西最大经幡阵。 经幡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图腾,它是在布、麻织品上书写经文,然后将其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其意义为用自然之力来诵经,以保平安吉祥。经幡在藏区的插法各地也不尽相同,红原瓦切的经幡是围成-顶园帐篷似的,而且瓦切经幡群面积之大也为藏区所少见。常有藏胞在瓦切塔林转塔、转经,据说最高处白塔里供着的大师像还是用纯金做成的。 “瓦切”地名的由来还流程着这样的传说。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征服了大小列国以后,从邻国向东,前往汉宫,来到瓦切地带,被两个妖魔挡住去路。于是,格萨尔王正与两个妖魔展开激烈交战。后来格萨尔王变法将两个妖魔击倒,并用双脚各压一个,但为了不把妖魔压死。 这时格萨尔王在天神的暗示下,一声长呼,唤来专治妖魔的乌龟天将。为了使妖魔永世不得兴起,一大一小乌龟各压一个妖魔,变为两座小山包永居人间,因那山包好似两座帐篷。人们便对大的山包叫"瓦切"小的山包叫"瓦穷",穷,其意为小,随着光阴流逝,渐渐人民将山包的名作为了今天的地名。 全文 »

中国首部8K HDR电影拍摄花絮5(若尔盖县站)

距离郎木寺约2小时的车程,可以到达迭部县一个令人惊叹的地方——“扎(za)尕(ga)那”。到达那里之前,走的是一条乡道,路的两旁却全是陡峭的山。要是没有现在的导航工具,这一路上很难让人预判到达的时间。然而,就在临近目的地时,路两旁的山峰突然“消失”了,没有任何过渡,眼前廓然开朗。 关于扎尕那有这么一个传说。扎尕那的意思是石匣子、石城。传说涅甘达哇被风景秀丽扎尕那吸引,便留在扎尕那修行。在他修行山峰的对面山林里,是一位美丽仙女的修行地。涅甘达哇和美丽仙女朝夕相望,日久生情,坠入爱河。 后来山神涅甘达哇游行各地并和其他山神结交,住在扎尕那的美丽仙女心中不满,便和与涅甘达哇相恋的另一位山神交战。她们开战的日子,天空变色,江河怒吼。无奈两人实力相当,几天几夜不分胜负,便商定休憩几天。 住在扎尕那的美丽仙女越想越生气,趁着涅甘达哇不注意,突然用长长的指甲划破了涅甘达哇的脸颊,一怒之下,涅甘达哇拔出利剑劈向美丽仙女。如今,我们可以在扎尕那右面山崖上看到涅甘达哇被划破脸颊的痕迹,而在对面的森林中,有一座呈心形的石壁,上面有三道裂痕,相传便是涅甘达哇的利剑所劈。 一直以来,扎尕那以一种遗世独立的状态隐藏在深山密林之间,民风淳朴,四季悄然轮转,俨然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国际摄制组原定前往扎尕那拍摄,但受天气的影响,路况很差,加上光照条件不太理想,国际组决定在24日当天前往若尔盖县。若尔盖县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四川省北部,系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这里离著名的四川九寨沟才4个多小时的路程。 不得不提,若尔盖县地域辽阔,资源富集,仿佛得到了大自然的眷顾,这里坐拥许多得天独厚的美景。 著名的黄河九曲第一湾,就位于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前。距县城68公里,距唐克镇8公里,至九寨沟248公里。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卡拉山,一路斗折蛇行,缓缓向东流到四川。 而热尔大草原,属国家级高寒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距若尔盖县北45公里。 美丽若尔盖道213线贯穿其中。这里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中国仅次于呼伦贝尔草原的第二大草原,也是国内最大最平坦最美丽的大草原,同时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2005年热尔大草原还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湿地"。 另外,还有一处"山为神山,水为神水"的降扎温泉。驰名川甘青的降扎温泉,位于降扎乡西北5.5公里处,距县城90公里,交通便捷。温泉四周群山环抱,共有大小50多个天然泉眼,水温常年在40℃左右,泉水清澈。 若尔盖县还有一处红色革命地——巴西会议旧址。那里位于若尔盖县巴西乡邓均寨,距县城33km。会址所在地原名班佑寺院,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现仅存断垣残壁。 1935年8月至1935年9月上旬,在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右路军穿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基于红军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党中央在巴西班佑寺先后召开了5次重要会议。 此外,还有铁布风景区在县东北边缘,这里是世界上唯一种群--铁布梅花鹿(梅花鹿新亚种,也叫四川花鹿)的栖息地。1956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将若尔盖县铁布区的冻列、崇尔、热尔三乡梅花鹿集中分布区划为自然保护区,定名为铁布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有2万多公倾。至2010年底,保护区内天然植被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森林覆盖率为53%。保护区内除梅花鹿外,还有中华裂腹鱼、蓝马鸡、豹猫、林麝、斑羚等脊椎动物175种。 到这里来旅行的人,也许只要拿着一部相机,就可以成为一名风光摄影大师。只因这里的风景太美,才吸引着无数人,来这里寻找心中向往的心灵栖息地。 全文 »

中国首部8K HDR电影拍摄花絮4(郎木寺)

22日晚,两组摄制组均到达郎木寺,在此休息整顿。与拉卜楞寺不同,郎木寺不仅是寺院的名称,实际上还是一个地域名称。它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郎木寺镇和四川省若尔盖县红星乡下辖的郎木寺村。这里群山环绕、树木葱郁,有着“小瑞士”的美誉。这还是甘、川两省交界处,一条约两米宽,名“白龙江”的小溪流就是分界线。 这里有两个“郎木寺”,溪北是甘肃的达仓郎木赛赤寺,南岸属四川若尔盖县的安多达仓郎木寺,中间还夹着回族的清真寺,两个藏传佛教的寺庙在这里隔“江”相望。 一条小溪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 传说中的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的总先妣。造人的女娲、巫山神女、巴人的祖母巫蜒等,都是西王母部的支系,西王母部落,都以母虎为图腾,又称黑虎女神。而溪北的达仓郎木赛赤寺中的”达仓郎木”,在藏语中的原意就是“虎穴仙女”。不难推敲,这里其实就是自古以来就是川、甘、青各族民众朝拜黑虎女神的圣地。 来自美国的传教士罗伯特·埃尔克曾在郎木寺镇生活了多年,沉醉于郎木寺的罗伯特,撰写了书本《西藏的地平线》,向全世界描述了一个净土世界。从此全世界的人们都发起对郎木寺的热捧,一个小小的郎木寺镇,虽然只有几百户人家,却经常迎来络绎不绝的“国际友人”。 国际摄制组选择郎木寺镇上的一家青旅拍摄。这家青旅竟然已经开了十几年,在当地也可以算是一处很出名的风景了。这家店最早是个河南焦作的人开的,那时候来郎木寺镇的更多是外国人,很少国人知道这个地方。 2006年,一个西北女孩来玩郎木寺镇玩,认识了当时在店里上班的藏族小伙子,那是个非常善良又很好看的藏族小伙子。再后来,她俩就在机缘巧合下盘下了这家店,开始经营属于他们自己的理想国度。“很幸运,遇见了这个人”这个女孩说。她,就是这家《旅朋青年旅馆》的店长。 国内独立组在同一天前往哈达铺拍摄,但却意外地遭遇道路塌方,车辆无法前行,耽误了整整一天的拍摄计划。甘南地区植被覆盖度低、地表土壤裸露,属地质灾害多发区。山体松动、岩层破碎,地表松散物大量堆积,地势起伏大也加剧了地质灾害形成。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当有降雨天气时,极易发生滑坡、崩塌和坍塌。 面对计划被打乱的局面,熊导却说了一句“幸好晚了半个小时出发,不然我们就撞上石头了”。他笑着说着,并再次强调这次甘南之行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 次日7月24日,国内独立组顺利到达哈达铺拍摄。哈达铺位于岷山脚下,这里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集镇。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二、三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直插哈达铺,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路过哈达铺,在此驻扎了7天,并召开了中央领导人紧急会议和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到陕北去”,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因此,哈达铺是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也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全文 »

中国首部8K HDR电影拍摄花絮3(拉卜楞寺&九色花溪)

  就在国内独立组拍摄白石崖寺那天,国际摄制组去了另一座寺院拍摄。“不敢相信,这么大的一个地方,竟然全是寺院。”国际摄制组成员都被恢弘的拉卜楞寺吸引住了,时不时发出感叹。 拉卜楞寺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拥有经堂6座,佛殿84座,藏式楼31座,佛宫30院,经轮房500余间,僧舍10,000余间,为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颇负盛名的大寺。不过,作为佛门圣地,很多地方是不允许拍照、摄像的。幸好,在拍摄前,国际组的制片人提前与政府和寺院取得联系,希望可以向世界展示拉卜楞寺的魅力。最后拍摄计划征得他们的同意,并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活佛,是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的尊称。拉卜楞寺寺院由嘉木样·华秀·阿旺宗哲活佛创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现已是由第六世嘉木样坐床(指藏传佛教中喇嘛活佛“转世”继位的仪式)。此外,这里还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高佛学学府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包括显、密二宗的闻思、续部下、续部上、医学、时论及喜金刚6大学院。 阿旺宗哲有兄弟四人,他为长兄。他于1648年出生在甘肃夏河。据说一出世就不像平常的孩子那样哭泣或昏睡,而是睁眼危坐,面带笑容,使家里人都惊叹不已。五岁时,他在青海湖边见到了前往北京的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一见面便目不转睛地望着五世达赖,显示出喜悦的心态。小时候虽是玩耍,但总是在寺庙、修佛殿、供祭、给孩子学讲经等的地方,特别是他用一块优质石料雕塑了一尊释迦牟尼像,立即引起了身边人的惊讶。他1660年出家为僧,1668年赴拉萨学习佛法,据称曾获得文殊菩萨佛像的微笑示意,故得名“嘉木样协巴多杰”(意为妙音笑金刚)。1700年,阿旺宗哲出任哲蚌寺堪布。到了1708年,阿旺宗哲应蒙古和硕特部河南蒙旗亲王察罕丹津的邀请,回到故乡传教,次年在夏河开始筹建拉卜楞寺,1716年拉卜楞寺落成。 1720年,阿旺宗哲还被清朝康熙帝封为“护法禅师班智达额尔德尼诺门汗”,颁赐金敕金印,赐赠黄马褂。嘉木样大师一生中,培养了众多活佛和高僧,同时是位高产的大师,其著作就约有一百四十多种。 7月22日,两组摄制组都来到了一处美如画的地方拍摄——九色花溪(珊瑚滩)。这里位于阿木去乎镇的阿米贡洪景区,因这里有一望无垠的各花儿而被简称为花海。 阿米贡洪是藏区的四大神山之一,这片花海流淌过从神山融化留下的溪水,有5000多米长,一共36弯,常年不枯,在全国的花海中仅此一例。这片花海的所有花儿皆是接受大自然的哺育和恩赐而生,并非人工种植,上万亩野花在这自由的绽放,再如何高等的修饰词都难以形容这里的美。 值得提及的是,这里的花期长达6个月,九色花溪的颜色又是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千变万化,几乎每一次去,都充满了新鲜感。摄制组的伙伴总是说起,趁着这里还未完全被外界所知,想背起行囊再走一走,独享这一片风光。   全文 »

中国首部8K HDR电影拍摄花絮2(甘加站)

“ 观景台上面,风大得很,冷得骨头发疼。”国内独立组的一位工作人员边打着哆嗦边说,他刚从八角古城附近的观景台下来,除了他对衣着的疏忽,剧组的人几乎都穿上了冲锋衣。 整个甘南州地处高原,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这里常年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只有4度。而7月,已经是最暖的月份了,不过日温差大,下午平时还是接近20摄氏度,一过6点,不仅温度骤降,野风还使劲地嗖嗖袭来,连无人机操作起来都有些“摇摇晃晃”。 八角城是古代甘青交通的要冲,也是历代中央政权与吐谷浑、吐蕃、西夏、嘶罗王朝剧烈争夺的军事重镇,因城墙有八个角而得名。而这里位于甘肃省夏河县甘加滩东部央曲河与央拉河交汇的台地上,景色分外妖娆。为了展现8K HDR的优势,将甘加的壮丽风景收纳其中,摄影师爬上了近百米高的观景台上寻找高机位,同时通过无线对讲机与导演沟通拍摄事宜。几个镜头拍摄完后,导演决定动用无人机,寻找更多的角度来完成拍摄。 前来协助的飞手Evan从甘加草原赶来,刚刚完成了一组国际组的风光拍摄。甘加草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甘加乡,距夏河县以北33公里处,有公路直通。甘加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风景极好,而国际摄制组的人员就在这完成了7月20日的拍摄。 “由于是高原地区,空气相对会稀薄一些,无人机的操控要做一些调整“。飞手Evan解释着。随着海拔的升高,环境的变化,飞机的动力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因此操控需要”小心些“,适应了这种变化之后,再去做镜头拍摄会”稳一些“。 {"type":"block","srcClientIds":["3e3388fc-a1aa-41ea-b28c-6864738fd110"],"srcRootClientId":""} 航拍之后,已是下午19点多。像深圳这样的沿海城市,此时已经入夜,但在甘南,正是最唯美的时刻。和煦的阳光,勾勒出暖意洋洋的黄昏。独立摄制组面对这样的景色诱惑,马上调动人员拍摄,直至太阳下山。 次日21日,独立组继续在八角古城拍摄,并在这一天遇到了他们的”小贵人们“。 中午时分,剧组需要拍摄一组车拍的镜头,导演持着机器在商务车上把车门敞开,跟焦员坐在后座跟焦。车拍戏的重点在于同步,车速与演员骑车速度的同步,跟焦也紧跟着现场位置关系的变化而作预判和调整,这极具要求所有工作人员的默契和配合度。稍一不留神,就得NG。演员就位,焦点就位。”Action!“导演一声令下,演员便骑着自行车动起来。但就在此时,意外的一幕出现了。一群藏民孩子跟着车跑动了起来,就在车的后方追着,这意味着镜头会穿帮,出现了未曾预料的元素。 很快,熊导就意识到这群可爱的孩子的重要性,他在脑海里迅速翻过一页页剧本,决定临场加戏,希望孩子们能够作为临演,参与到拍摄中来。孩子们一听是拍电影,都很兴奋,也乐于配合,但这些孩子不能完全听懂国语,沟通起来并不简单。副导演CJ手脚并貌,还和孩子们一起耍了起来,顺利完成了几个镜头的摄制。21日下午16点,独立组完成了所有在八角古城的拍摄,与这群孩子道别后,遂前往白石崖寺。 白石崖寺的寺主是一位贡日仓女活佛,传承迄今已达六世,藏传佛教公认的非常有影响力的女活佛,“贡日仓”的藏文译为守石山的人。剧组带着敬畏之心来到白石崖山脚下,导演等人前往附近的山谷堪景。山谷碎石杂乱,一条小溪从山谷上往下流淌,原始的自然景色在山谷内,进去必须跨过急流而冰冷的溪水。为了避免搬运器材的过程中在溪流里打滑,剧组的人稳稳地站进冰寒刺骨的溪水中,通过手传的方式将设备运过对岸。 从山谷拍摄完出来,落日只剩下余晖。最后还有一场戏必须在寺内拍摄,摄制组正与时间赛跑。到达寺内,导演穿上斯坦尼康,各已就位,“Aciton!”此时夜空向我们招呼着,天色逐渐向深蓝渐变。“Cut!完美!” 全文 »

中国首部 8K HDR 电影的甘南拍摄之旅(合作市站)

HDR作为热门话题,人们对其热情从未减淡。尊正作为专业影视色彩管理专家,监视技术行业领导者,HDR亦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国内却少有此类型的片源。尊正作为杜比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拍摄并制作出高质量的HDR素材义不容辞。为了充分展现出8K HDR的技术风采,尊正斥资数百万,开始了中国首部8K HDR技术实验性电影——《18Days》的筹划和准备,于2018年7月正式开机启动。 此次参与8K HDR实验拍摄的摄制团队由国际组和国内独立组组成,两组分别按照各自规划的电影工业流程模式,完成影片的全流程作业。国际组由美国独立电影人,著名调色师Alexis Van Hurkman担任导演,美国电影摄影师Bo Hakala担任摄影执导。国内独立组由获得Gaia48电影节工业技术奖及最佳摄影奖的独立电影人熊科进担任导演。 2018年7月18日中午,摄制团队抵达兰州中川机场,简单吃过一碗兰州拉面后便前往合作市下榻的酒店,这车程一开就是7个多小时。初听合作市,会惊诧于这次拍摄竟会与一个市级行政区展开合作,但一细问才知道,原来“合作市”并非“要与之合作的市”的意思。合作,本身就是这里的地名,隶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上,这里曾被称作“黑措”,是藏语的音译,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因此这里也有“羚城”之称。1956年5月,州人民委员会所属部分机关率先从夏河拉卜楞迁来此地办公,地名亦同时改为合作,既取藏语谐音,又象征民族团结、和睦。下了高速,我们的甘南友人早已在路口等候,用献哈达的方式欢迎我们的到来。献哈达是藏族人民的一种礼节,意为对对方表示尊敬、纯洁、忠诚、诚心。 次日的拍摄场景包括了汽车站和一家自行车骑行店,当天晚上,两组的场地制片前往合作市汽车站堪景,导演得到场地信息后判断是否为可用场景,并用手机测量软件计算和评估第二天光照的情况,为明天腾出更多的有效拍摄时间。第二天,用过早饭后,独立组率先到达汽车站调试设备,接着副导演CJ给演员讲戏,并开始使用斯坦尼康稳定器拍摄。国际组到达拍摄地点后,则先布置灯光,更多的使用滑轨进行拍摄。由于拍摄地点相同,会出现互相“穿帮”的可能,但两组人员事前已做了有效沟通,避开了拍摄路障,拍摄过程十分顺利。 但紧接着的自行车店拍摄,两组都遇到了一些困难。国内组希望通过长镜头的方式来表现一种现场情绪,而在这个过程中,光线突然发生了一些变化。转眼间,乌云密布,突变的天气与剧本的要求产生冲突,因此独立组决定明日早晨再进行拍摄。此时,国际组也到达拍摄地点,而现场已经下起了倾盆大雨。国际组需要重新调整拍摄计划,拍摄一旦发生变化,就必须考虑到剧本中前后场景衔接等相关的问题。最后国际组在整体的拍摄思路上做了调整。在天光逐渐暗淡的情况下,利用灯光来解决天色的变化带来的困扰,最后完成了这场拍摄。独立组于20日一早,导演召开了会议,他对昨日拍摄的失误和可取之处进行了回顾总结,以提高团队的拍摄效率。随后,返回自行车店继续拍摄。 自行车店的老板非常热情地为摄制组准备了早餐——一袋子大饼和绿茶。这位老板已年过半百,年轻时热爱运动,尤其是踢球,但随着夫妻双双下岗,他们开始劳碌于生计。后来老板重拾运动的热情,爱上了骑行,上手一个月就开始上川藏318线。经过二十八天的骑行,最终抵达拉萨。从拉萨回来后,这位老板就跟爱人商量着,不再做现在的运输生计了,想在合作安定下来,才有了现在的“藏地传奇”自行车店。别人问他,那次的川藏线骑行收获了什么。他的回答是:“可能是找回了自己吧”。​ 独立组在这次拍摄的技术难点在于室内与户外的光比太大,决定在室内布置爱图仕的灯光,最终提前完成了店内的拍摄。但也因为这次补拍,给计划中的行程带来了一些影响,摄制组紧接着,便赶往下一个拍摄地点——历史古镇八角城。 全文 »